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control (本體感覺神經肌肉控制技術)
(解決身體疼痛/塑造緊致身形/突破瓶頸/提升運動表現)
課程安排:
1、 觸診解剖。 (通過肌肉功能將解剖理論過渡到人體上)
2 從結構與功能相互依存的角度談分層觸診。
3 纖維療法與觸發點療法(運動神經穿入的地方)
4、姿態評估和功能評估在診斷中的運用。
5 力量不均衡與協調性不足的評估診斷。
6 交互抑制在康復訓練中的運用。
7.矯正訓練。
8通過神經控制,進行肌肉激活。
9 筋膜訓練
第一天:
1 頸部肌肉的功能/附著點/肌肉纖維方向/頸部肌群觸發點定位于治療。
2、頸前肌群在姿態(頭顱前引、后傾)與頭頸疼痛及功能障礙中的作用。
3、枕后肌群在姿態( 頭顱后傾、側彎)與頭頸疼痛與及功能障礙中的作用。
4、頸后肌群的分層觸診(1、斜方肌 2、頭頸夾肌 3頭、頸半棘肌 4、多裂肌、回旋?。?br />
5、從肌肉相互依存的角度看待頸部的動態平衡。
6、Mackenzie療法在頸椎疼痛中的運用。
第二天:
1、肩袖肌群的功能評估與觸診解剖。
2、與肩部疼痛有關的肌肉群(肩袖肌群、大小胸肌、背闊肌、大圓機......).
3、軀干上部的姿態評估與姿勢矯正。
4、上背部疼痛的診斷與治療。
第三天:
1、腰方肌在脊柱側彎、高低肩、長短腿中的關鍵作用。